[转帖]典故大全

典故大全    十一

植物/草木
【三径草】参见地理部·城建“元亮径”。唐韦庄《同旧韵》:“露滋三径草,日动四邻砧。”
【小草】参见政事部·议政“小草出山”。清袁枚《谢望山公赐素心兰》:“枚也如小草、公门久收贮。”
【斗百草】参见天文部·时令“斗草”。庸郑谷《采桑》:“何如斗百草,赌取凤皇钗。”
【池塘春草】参见人事部·睡梦“梦惠连”。唐韦庄《哭同会崔员外》:“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
【惜兰芳】参见政事部·忠直“龚胜耻事新”。一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
【蓂荚】参见人物部·帝王“献荛蓂”。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达旧言怀感……赠二君子》:“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生刍】参见人事部一病死“生刍奠”。”庸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旧交封宿草,衰鬓重生刍。”
【首山薇】参见人物部·圣贤“夷齐”。宋黄庭坚《答永新宗令寄石耳》:“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颖川水。”
【拾芥】参见文明部·学识“拾青”。O喻极其容易。清魏源《村居杂兴十四首呈筠谷从兄》:“誓将拾芥效,偿此三馀忙。”
【衔芦】参见动物部·飞禽“衔芦雁”。唐杜甫《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
【仲蔚蒿】参见人事部·雅逸“张仲蔚”。唐李德格《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渊明菊犹在,仲蔚蒿莫剪。”
【鹿蕉】参见人事部·睡梦“得鹿梦”。宋程先贞《迁山春事》之十四:“鹿蕉覆去当年梦,鲑菜持来此日欢。”
【楚昭萍】汉刘向《说苑·辨物》:“楚昭王渡江,有物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而食之。惟霸王者能获之,此吉样也。”’O喻吉祥之物,或喻珍贵果品。宋刘筠《樱桃》:“楚昭萍已破,韩嫣弹争投。”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楚江萍”。
【明珠薏苡】参见人事部·冤怨“意苡谗”。明贝琼《送杨九思赴广西都尉经历》:“明珠薏苡无人辨,行李归来莫厌穷
【商山芝】参见人事部·寿考“四老”。唐杜甫《喜晴》:“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
【陆机莼】 参见器用部·饮食“莼菜羹”。李商隐《赠郑说处士》:“越桂留烹张翰脍,蜀姜供煮陆机莼。”
【莼菜】参见人事部·情感“忆鲈鱼”。唐李群玉《送处士自番禹东游便归苏台别业》:“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
【甘芹】《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蛰于口、惨于腹,众晒而怨之,其人大惭。”O喻情意真挚。宋黄庭坚《送彦孚主簿》:“野人甘芹味,敢馈厌羊羫。”另参见人事部·情感“献芹”。
【三韭】参见人事部·贫贱“庾郎贫”。宋黄庭坚《大雷口阻风》:“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
【周颙韭】参见九流部·宗教“何肉周妻”。唐李商隐《题李上谟壁》:“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
【拔薤】参见政事部·清廉“任棠水”。宋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之三:“拔薤已观贤守政,摘蔬聊慰故人心。”【拔薤】参见政事部·清廉“任棠水”。唐吴融《和峡州冯君题所居》:“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仙人芋】参见地理部·土石“白石”。北周庾信《任洛州酬薛文学见赠别》:“白石仙人芋,青林隐士松。”
【懒残芋】《宋高僧传》卷一九:“相国邺公李泌避崔李之害,隐南岳而潜察(懒)瓒所为,曰:‘非常人也。’……瓒正发牛粪火,出芋啗之。良久乃曰:‘可以席地。’取所啗芋之半以授焉。李跪捧尽食而谢谓李公曰:‘慎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O咏宰相。宋陈与义《留别天宁永庆乾明金銮四老》:“胜事远公连,深心懒残芋。”另参见九流部·神仙“煨芋仙”、九流部·宗教“懒残僧”、人物部·将相“十年相”。
【盘中苜蓿】参见人事部·贫贱“苜蓿堆盘”。明王思任《辛西迎春大雪简文长集复次坡公韵》:“帐里羔羊谁唤酒,盘中苜蓿可骄盐。”
【拔葵】《汉书·董仲舒传》:“公仪子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日:‘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乎?”’O指为官者不与民夺利。宋苏拭《次阳行先》:“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另参见人物部·官吏“楚相拔葵”
【惜园葵】参见人事部·情感“忧葵”。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国葵。”
【茱萸】参见天文部·时令“登高”。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东陵瓜】《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O指隐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另参见地理部·土石“邵平田”、人物部·官吏“故侯”、人事部一雅逸“青门隐”。
【瓜代】参见武备部·军旅“瓜戍”。来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
【倒餐蔗】l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宋戴复古《送吴伯成归建昌》之一:“无因喑投壁,有味倒餐蔗。”另参见人事部·志趣“入佳境”。
【舟赠麦】参见器用部·车船“麦舟”。清赵翼《七十自述》之三:“孤露更谁舟赠麦,饥寒长自甑生尘。”
【飘麦】《后汉书·高风传》:“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商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O咏勤学。咀何景明《送甥朝良读书梅黄山下》:“但知高凤曾飘麦、、不论丁生解梦松、”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漂麦雨”、文明部、学识“流麦”人物部·人杰“流麦土”O
【元亮秫】参见人事部·雅逸“陶家种秫”。明刘基《夏日杂兴七首》之二:“酿酒剩收元亮秫,换鹅时写右军书。”
【斗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汉文帝之弟淮南厉王谋反事败,被徙蜀郡,途中“乃不食死”。“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日:‘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裴驷集解引《汉书音义》曰:’‘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于兄弟而更相逐乎?”瓒曰:“一尺布尚可缝而共衣,一斗粟尚可春而共食也,况以天下之广而不能相容。”0喻兄弟相残。唐李商隐《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斗粟配新声,娣侄徒纤指。”另参见伦类部·亲眷“汉谣”、人物部·帝王“尺布之谣”。
【周粟】参见人物部·圣贤“夷齐”。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周粟犹不顾,齐珪安肯分。”
【赠粟】参见伦类部·师友“指囷”。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
【煮豆燃箕】参见伦类部·亲眷“箕燃”、文明部·诗词“七步咏”。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TOP

典故大全    十二

植物/花卉
【天女散花】参见九流部·宗教“散天花”。宋陆游《夜大雪歌》:“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成蹊】参见人事部。禀性“桃李自无言”。O喻指花事繁盛。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
【河阳一县花】唐白居易《白帖)卷七七:“潘岳为河阳令,满植桃李花,人号日‘河阳一枝花’。”o用作咏花之词,或喻地方之美或地方官善于治理。唐李商隐《县中恼饮席》:“若无江氏五色笔,争奈河阳一县花。”另参见地理部·城建“花县”、人物部·官吏“潘令花繁”、政事部·治理“潘安县”
【笔生花】参见文明部·文具“生花笔”。宋惠洪《胥启道次韵见寄复和之》:“寄我三诗争妙丽,疑公曾梦笔生花。”
【随风花】参见人事部。其他“茵溷’。宋苏轼《张近几仲有龙尾子石砚以铜剑易之》:“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腰鼓催花开】参见文明部·礼乐“催花鼓”。宋苏轼《惜花》:“道人劝我清明来,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
【解语花】参见人物部·妇女“解语花”。宋黄庭坚《饮润父家》:“一醉解语花,万事画地饼。”【解语花】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唐玄宗)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杨)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O喻美人聪慧可人。清赵翼《题女史骆佩香秋灯课女图》:“一个娇娃解语花,崎窗亲课秋宵读。”另参见植物部·花卉“解语花”。
【国香】《左传,宣公H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结,梦天使与己兰,日;‘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生穆公,名之曰兰。”O咏兰及其香气。唐宋之问《过史正议宅》:“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另参见人物部·妇女“梦兰”、人事部·睡梦“兰兆”。
【棣萼】参见伦类部·亲眷“棠棣”。唐杜甫《至后》:“梅花一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妆梅朵】参见人物部·妇女“梅妆”。唐白居易《新春江次》:“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
【罗浮】 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间,因憩仆车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一女人,淡妆素服,出迓师雄。”与语,但觉芳香袭人。至酒家共饮,有绿衣童子,笑歌戏舞。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0喻梅花。明岛启《题三香图》:“罗浮洛浦与潇湘,三处离魂一本香。”另参见九流部·神仙“罗浮美人”、人事部·睡梦“罗浮梦”。
【和羹】参见人物部·将相“和羹”。O借指梅花。唐徐夤《梅花》:“结实和羹知有日,肯随羌笛落天涯?”【和羹】《尚书·商书·说命下丶“王日:‘来汝说…··、著作酒m,尔唯曲$2若作和羹,尔唯盐梅。”O喻指宰相。唐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受赈新梁苑,和羹旧傅严。”另参见植物部·花卉“和羹”、器用部·饮食“梅羹”。
【陇头梅】南朝来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O咏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亦咏梅花。唐来之间《题大庾岭北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另参见天文部·时令“一枝春”、伦类部·师友“寄梅”。
【武陵花】参见地理部·水流“桃源”。唐郑谙《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之一:“无云秦汉隔,别访武陵花。”
【金莲】《南史·废帝东昏侯本纪》:“(废帝)又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O喻美人小脚,或喻美人仪态,亦指美人。唐李商隐《齐宫词》:“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另参见植物部·花卉“金莲”、人物部·妇女“罗袜金莲”。【金莲】参见人体部·肢体“金莲”。宋杨亿《南朝》:“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
【庾杲莲】参见人物部·其他“莲幕”。唐李商隐《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庾杲莲。”
【白衣来】参见器用部·饮食“白衣酒”。O咏菊。唐李娜菊》:“黄花今日晚,无复向衣来。”
【罗含菊】《晋书·罗合传》:“(罗含)累迁散骑常侍、侍中,仍转廷尉、长沙相。年老致仕,加中散大夫,门施行马。初,含在官舍,有一白雀栖集堂宇,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O咏菊,或喻花主德行高尚。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罗含黄菊宅,柳挥白蘋汀。”另参见器用部·宫室“罗含宅”。

TOP

典故大全     十三

植物/木本
【一瓢挂树】参见器用部·器皿“许由瓢”。唐徐夤《闲》:“一瓢挂树傲时代,五柳种门吟落晖。’”
【相思树】参见人事部·情感“相思树”。唐陆龟蒙《齐梁怨别》:“不知兰棹到何山,应倚相思树边泊。”【相思树】晋于宝《搜神记》卷十一:“宋康三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口之,论为城旦。……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遂自投台,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家相望也。王日:‘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家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样木生于二家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日‘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0咏男女爱情。唐王初《即夕》:“月明休近相思树,恐有韩凭一处栖。”另参见动物部·飞禽“青陵乌”、动物部·虫豸“韩蝶”、植物部·木本“相思树”、器用部·宫室“青陵台”。
【将军树】参见人物部·将相“大树旁”。唐杜甫《过采员外之间旧住》:“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庾公玉树】参见器用部·珍宝“埋玉”。清毛奇龄《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适向阳将归过别各拉泪哭以长句》:‘’顾荣壁轸已摧绝,庚公玉树真埋藏。”
【八公草木】参见武备部·军旅“草木兵”。清王顼龄《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土李容前辈韵》:“百粤风烟通马援,八公草木走荷坚。”
【不材木】参见人事部·情感“悲雁”。O喻无才而得福。宋苏轼《宥老楮》:“湖为寻丈地,养此不材木。”
【邓林】参见天文部。天体“夸父逐日”。Q喻树林。拄杖。晋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八:“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大夫松】《史记·秦始是本纪》:始皇泰山封禅,‘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O咏松树,或喻受恩遇。唐鲍溶《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清跸间过素王庙,翠华高映大夫松。”另参见人物部·帝王“封五树松”、人物部·官吏“松大夫”。
【杨叶百穿】参见武备部·其他“百步穿杨”。唐刘禹锡《寄和东川杨尚书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杨叶百穿荣公府,芝泥五色耀天庭。。”
【王恭柳】《晋书·王恭传》:“(王)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尝被鹤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0指人物品貌出众。唐李商隐《行至金中驿寄兴元渤海尚书》:“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庚杲莲。”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披氅”、器用部·衣冠“王恭鹤氅”、人物部·其他“鹤氅人”、人事部·雅逸“披鹤氅”。
【五株柳】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O喻指隐者。唐李白《嘲王厉阳不肯饮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另参见器用部·宫室“陶宅”、人物部·人杰“五柳先生”、人事部·雅逸“五柳闭门”。
【张绪柳】《南史·张绪传》:“(张)绪吐纳风流,听者皆忘饥疲,见者肃然如在宗庙。……刘俊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O指人谈吐风流,举止儒雅一宋陆游《小国竹间得梅一枝》:“梦魂不接庄周梦,心事肯付张绪柳4’另参见人事部·雅遗“灵和标格。”
【陶公柳】《晋书,陶侃传》:“(陶侃)尝课诸营种柳,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侃后见,驻车问倒:“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O咏柳,或喻军纪严明。宋苏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空传孙郎石,无复陶公柳。”另参见武备部·军旅“武昌柳”。
【柳生肘上】参见人事部·病死“柳生肘”、唐白居易《病眼花》:“花发眼中犹足怪,柳生肘上亦须休。”
【谢家轻絮】参见人物部·妇女“谢女”。唐李商隐《江东》:“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煅柳】参见人物部·圣贤“山阳煅”。宋苏轼《自笑一首》:“既似蜡屐阮,又如煅柳嵇。”
【三士桃】《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事景公,恃勇而无礼,晏子请求景公除去三人,并献计“请公使人少[饣鬼]之二桃曰:‘三人何不计功而食桃?”’于是三人论功争桃,以至“反其桃,挈领而死”。O喻指用计杀人。唐卢象《追凉历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乔木》:“闲荫七贤地,醉餐三士桃。”另参见人物部·将相“齐相费二桃”、政事部·治理“二桃杀三士”。
【桃梗】参见地理部·水流“梗泛”。清吴伟业《戏咏不倒翁》:“却遭桃梗妍皮诮,此内空空浪得名。”
【桃李】参见伦类部·师友“桃李满天下”。O喻学生、弟子。唐李白《赠崔侍御》:“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荫。”
【道旁李】《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O喻指弃用或退隐。宋范成大《次韵葛伯山赡军赠别韵》:“又如道旁李,味苦不堪折。”另参见人事部·隐逸“苦李”。
【东堂桂树】《晋书·郤诜传》:“(郤诜)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帝笑。”O喻指科举及第。唐崔子向《上鲍大夫》:“东堂桂树何年折,直至如今少一枝。”另参见器用部·珍宝“片玉”、文明部,学识“郤诜第”、人事部。富贵“折桂新荣”。
【薪桂】《战国策·楚策三孔“‘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日:‘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下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O指物价昂贵、生活贫困。元萨都刺《题进士索士岩诗卷》:“羁旅燃薪桂,长吟出锦坊。”另参见伦类部·宾主“苏鬼”、器用部·珍宝“炊白玉”、人事部·贫贱“薪桂炊玉”。
【蟾桂】参见天文部·天体“蟾宫”。唐李贺《巫山高》:“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斗酒双柑】参见器用部·饮食“斗酒双柑”。【斗酒双柑】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日:‘往听黄鹏声。”’0指春游食物。清魏源《村居杂兴十四首呈筠谷从兄》之十一:“斗酒双柑下,中有万古诗。”另参见植物部·木本“斗酒双柑”。
【陆绩橘】《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O咏孝顺。唐张祜《送卢弘本浙东觐省》:“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另参见伦类部·亲眷“怀橘”。
【橘奴】《三国志·吴志·孙体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李)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日:‘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衡亡后二十除日,儿以白母,母日:‘此当是种甘橘也,汝家失十户客来七八年,必汝父遣为宅。汝父恒称太史公言“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O代指橘,或喻微薄家产。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迹。”另参见地理部·土石“‘洲中奴长”、人物部·其他“家僮”。
【槐国梦】参见人事部。睡梦“南柯一梦”。元释善住《月夜》之四:“堪笑当年槐国梦,黄粱未熟已成空。”’
【焦梧桐】参见文明部·礼乐“焦琴”。唐贾岛《投孟郊》:“愿倾肺肠事,尽入焦梧桐。”
【甘棠】参见政事部·治理“棠树政”。唐刘禹锡《答椅州徐使君》:“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杜栎】《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见大栎树,“散木也,以为舟则沈,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满[氵换木],以为柱则蠢,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O喻能全身处世之人。宋苏轼《次韵送程六表弟》:“君才不用如涧松,我老得全似杜栎。”另参见人物部·其他“散才”、人事部·雅逸“散材”、人事部一寿考“寿栎”。
【樗栎】参见人物部·其他“樗散”。唐欧阳詹《寓兴》:“桃李有奇质,樗散无妙姿。”’
【桑下三宿】参见人事部·情感“三宿恋”。宋苏轼《别黄州》:“桑下岂无三宿恋,樽前聊与一身归。”
【枫落吴江】参见文明部·诗词‘’枫落句”。宋陆游《夜步》:“鹤归辽海逾千岁,枫落吴江又一秋。”【枫落吴江】参见文明部·诗词“枫落句”。清王士镇《论诗绝句》:“枫落吴江妙人神,思君流水是天真。”
【大椿】参见人事部·寿考“椿龄”。唐顾封人《月中桂树》:“能齐大椿长,不与小山同。”
【紫荆树】参见伦类部·亲眷“三荆”。唐杜甫《得舍弟消息》:“风吹紫荆树,色与暮庭春。”
【负荆】参见人物部·将相“廉W”。O指向朋友请罪、道歉。唐李白《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两虎不可斗,廉公终负荆。”【负荆】参见人物部·将相“廉蔺”。O指认错赔礼。晋卢湛《览古丶“屈节邯郸中,俯首忍回轩、廉公何为者,负荆谢厥愆。,’
【孤鹤在枳棘】参见人物部·官吏“枳棘栖凤”。唐常建《赠三侍御》:“孤鹤在枳棘,一枝非所安。’”
【班荆】《左传·襄公二六年》;“初,楚伍参与蔡太师于朝友,其子伍举(亦名“椒举”)与声子相善也。”伍举获罪,‘“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郊,班荆(以荆之枝叶铺地为席)相与食,而言复故。声子曰:‘子行也,吾必复子。’”o喻知心朋友相遇而谈心、或喻思念家国。晋陶潜《饮酒》之十五:“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另参见他类部·师友“班荆椒举‘’。
【棘刺造猴】参见九流部、杂技“猴雕刺”。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三五:“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
【铜驼荆棘】参见人事部·情感“泣铜驼”。宋陆游《春晴》:“自笑此生余几许,铜鸵荆棘尚关情。”
【龙竹】晋葛洪《神仙传·壶公):费长房从壶公学仙,辞归,“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枝与之日:‘但骑此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O喻得道成仙,或指竹杖。唐王绩《游仙四首》之四:“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葛陂”、动物部·鳞介“葛陂龙”、九流部·神仙“杖化龙”、器用部·日用“龙杖”。
【此君】《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日:‘何可一日无此君!”’0咏竹。唐杜牧《题刘秀才新竹》:“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另参见文明部·书画“墨君”。人事部·雅逸“何可一日无此君。”
【竹头】《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威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代蜀,又以(陶)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O指节俭而善于利用废物。宋陆游《北窗》:“竹头那足用,桐尾不禁焦。”’另参见人事部·禀性“陶公木屑”。
【竹林】参见人物部·圣贤“七贤”。唐卢纶《送从叔程归西川幕》:“岂念在贫巷,竹林鸣鸟声。”
【伶化采】参见文明部。礼乐“伶伦吹”。O咏竹。唐李贺《苦篁调啸引》:“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遣中分作十二。”
【孟笋】《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O喻孝亲。清袁枚《寄怀钱玲沙方怕予告归里》:“莱衣久舞宫袍淡,孟笋重尝野味鲜。”另参见伦类部·亲眷“孝笋”。
【柯亭竹】参见文明部。礼乐“柯笛”。南朝梁萧衍《咏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
【胸有成竹】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O喻做事先有成算。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胸有竹”。
【骑青竹】参见伦类部·师友“竹马”。唐杜甫《李司马桥成高使君自成都回》:“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湘竹】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白居易《江上送客》:“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潘岳果】参见器用部·车船“潘郎车”、人物部·人杰“玉貌潘郎”、唐李商隐《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梅林止渴】参见人事部·谬误“渴望梅”。北周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狙公分栗】参见人事部·谬误“朝四暮三”。宋苏拭《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三首》之三:“狙公欺病来分案,水伯知谗为出鲈”
【安期枣】 《史记·封禅书丶’‘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饮。”O咏仙道,或称美瓜果。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另参见九流部、神仙“如瓜枣“
【一斛槟榔】《南史、刘穆之传》;‘“(刘)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一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令匆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忧。’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柈贮槟榔一斛以进之。”O喻不计前怨,或喻因贫困而遭戏弄。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食槟榔”、人事部·贫贱“泪向槟榔”。

TOP

典故大全   十四

九流/神仙
【丁令威】参见动物部·飞禽“辽东鹤”。金元好问《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韵赋十首》之一:“大似丁令威,归来叹墟墓。”
【女娲】《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洲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蜗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O喻指对社会有重大贡献。唐陆龟蒙《杂讽九首》之四:“女蜗炼五石,天缺犹可补。”另参见天文部·天体“补天”、天文部·气象“天漏”、地理部·土石“女娲石”、动物部·鳞介“鳌足”。
【王子乔】参见动物部·飞禽“王乔鹤”。0喻指仙人。《古诗十九首》之十五:“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方瞳人】晋王嘉《拾遗记》卷三:“老聃在周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绝迹。惟有黄发老叟五人,或乘鸿鹤,或衣羽毛,耳出于顶,瞳子皆方,面色玉洁,手握青筠之杖,与聃共谈天地之数。”0喻神仙道士。唐陆龟蒙《人林屋洞》:“自非方瞳人,不敢窥洞口丶’另参见人体部·头面“方瞳”。
【龙伯国人】参见动物部回鳞介“钓鳌”。O指仙人。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公大食刀歌》:“苍水使者扪赤绦,尤伯国人罢钓鳌。”
【白石先生】参见地理部·土石“白石”。唐司空曙《送曲山人之衡州》:“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
【斥仙】参见天文部·气象“流霞”。①指人间之仙、宋陆游《书适》:“太平固自多遗老,独往何妨是斥仙。”
【太乙】参见器用部·日用“青藜杖”。清顾炎武《拟唐人五言八韵·班定远投笔》:“太乙藜初降,兰台露未晞。”
【冯夷】《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王逸注:“冯夷,水仙人,《淮南》言:冯夷得道以潜于大川也。”O指河神。唐李商隐《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瞥见冯夷殊怅望,鲛绡休卖海为田。”
【夸父】参见天文部·天体“夸父逐日”。唐杜光庭《怀古今》:“夸父兴怀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鸣琴。”
【后羿一射】参见天文部·天体“九日落”。清薛时雨《苦热行示王小初太守》:“十日并出天地焦,后羿一射骄阳消。”
【安期舄】参见器用部·衣冠“赤玉舄”。唐李白《赠张相镐》:“惟有安期舄,留之沧海隅。”
【阮郎千古事】参见人物部·其他“刘郎”。唐武元衡《同苗郎中送严侍御赴黔中国访他源之事》:“莫问阮郎千古事,绿杨深处翠霞空。”
【投壶玉女】汉东方朔《神异经·东荒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唏嘘。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晋张华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炤灼。今天不下雨而有电光,是天笑也。”0指得宠的佞臣或陪人嬉戏的女子。亦借指雷、电。唐李白《梁甫吟》:“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另参见天文部·气象“金壶电”、器用部·器皿“投壶”、政事部、贪佞“玉女”。
【灵胥】参见人体部·头面“伍员抉目”。O指诗神。来陆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
【阿香】参见天文部·气象“阿香雷。。宋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天工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青牛真气】《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日:‘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声,莫知所终。”司马贞《索隐》引《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今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O喻祥瑞降临,或指成仙得道、隐逸山林。唐王勃《散关晨度》:“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另参见地理部·城建“紫气关”、动物部·走兽“青牛”、九流部·宗教“五千言”、文明部·文章“青牛句”。
【青鸟使】参见动物部·飞禽“青鸟”。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忽逢青鸟使,邀人赤松家。”
【罗浮美人】参见植物部·木本“罗浮”。清赵翼《梅花诗》之三:“好同姑射称仙子,会到罗浮化美人。”
【金华牧羊儿】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有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今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生死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日:‘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口。‘山东无羊也。’初平日:‘羊在耳况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日:‘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O指得道成仙,或喻有点石成金之神奇魔力。唐李白《古风》之十七:“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另参见地理部·土石“叱石’”、动物部,走兽“为羊”。
【修月手】参见夭文部。天体“玉斧修”。来苏轼《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之一:“从来修月手,合在广寒宫。”
【洛川神】《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记》日:魏东阿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曹)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食。黄初中人朝,帝示植甄后王楼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赉植。植还,度轘辕,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常辞能具。……’言讫,遂不复见所在。遣人献珠于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胜,遂作《感甄赋》。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O咏神仙或美女。唐孟浩然《和张二自稷县还途中遇雪》:“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参见器用部·日用“甄后枕”。人物部·妇女“宓妃”、人事部·情感“宓妃留枕”。
【神女l】参见人事部·情感“朝云暮雨”。唐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二:“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神女2】参见器用部一珍宝“汉皋佩”。唐孟浩然《初春汉中漾舟》:“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素女】参见人物部·妇女“素女”。唐李峤《瑟》:“伏盖初制法、素女昔传名’”【素女】《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大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0咏音乐曲调悲哀,或喻妇女心情哀怨。唐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盛夏五月幽然清凉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韵仙人策,鸾歌素女弦。”另参见九流部·神仙“素女”、文明部·礼乐“五十弦”。文明部·礼乐“素瑟”、人事部·情感“素女愁”。
【壶公】《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累,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睹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日:‘子可明日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人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有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O喻指仙人道者。唐杜甫《寄司马山人十二韵人“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壶中日月”、九流部·宗教“壶中天地”、九流部·医药“悬壶”、器用部。器皿“仙壶’”。
【逐赤松】参见人事部·志趣“留侯志”。北周座信《寻周处士弘让》:“试逐赤松游,披林对一丘。”
【乘槎客】参见器用部·车船“星槎”。O喻指游仙之人。唐李山甫《赠徐三十》:“从今不羡乘槎客,曾到三星列宿傍。”
【徐市】《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流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人海求仙人。”O咏求仙事,多含讥刺。唐李白《古风》其三:“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另参见地理部·土石“蓬莱”、地理部·水流“徐福空来”、人事部·谬误“远遣徐福”。
【黄石仙翁】参见器用部·衣冠“取履”。唐徐夤《尚书荣拜恩命夤疾中辄课恶诗二首以申攀赞》之一:“昴星人杰当王佐,黄石仙翁识帝师。”
【彭尸】参见动物部·虫豸“三尸”。宋范成大《不寐》:“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色。”
【散花天女】参见九流部·宗教“散天花”。O指佛家仙女。唐顾云《华清词》:“太上符箓龙蛇踪,散花天女侍香童。”
【萼绿华】南朝梁陶弘景《真浩》卷一《运象》:“尊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辄六过耳。云本姓杨,赠权诗一篇,并致火浣布巾一枚,金玉条脱各一枚。条脱似指环而大,异常精好。神女语权。‘君慎勿泄我,泄我则彼此获罪。’访问此人,云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罗郁也,宿命时曾为师母毒杀乳妇,玄洲以先罪未灭,故令降滴于臭浊,以偿其过。与权尸解药。今在湘东山,此女已九百岁矣。”O指仙女,或喻美女。唐李商隐《无题》:“闻道阊门尊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嵇生不遭逢】-《晋书·嵇康传入“(嵇)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尝得石髓如饴,即乍服半,余半与康,皆凝而为石。又于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康往取,辄不复见。烈乃叹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辄不遇,命也。”’O喻没有仙道之缘。唐胡曾《咏史诗·葛陂》:“莫道神仙难顿学,嵇生自是不遭逢。”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石髓空握”。
【湘妃】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湘妃独立九疑暮,汉女菱歌春日长。”【湘妃】参见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杜甫滩破行》:“湘妃汉女出歌舞,金支翠旗光有无。”
【煨芋仙】参见植物部·草本“懒残芋”。清曹经沉《题仙山濯发图》:“绀宇更幽艳,中有偎芋仙。”
【嫦娥】《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O“姮娥”或作“恒娥”,后因避汉文帝刘恒讳,改作“常娥”、“嫦娥”。喻指美女,或用作月的别称。宋杨亿《无题三首》之三:“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嫦娥孤栖”、九流部·医药“偷灵药”、人物部·妇女“月娥”。
【羲娥】参见天文部·天体“羲驭”。唐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椅摭星宿遗羲娥。”
【天钧】参见文明部·礼乐“钧天”。唐皮日休《上真观》:“天钧鸣响亮,天禄行蹒跚。”
【长房术】《神仙传·壶公》:“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复舒如旧也。”0咏仙术,亦指赶路心情急切而倍道兼行。唐岑参《安西馆中思长安》:“遥凭长房术,为缩地山东。”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缩地”。
【凫化舄】参见器用部·衣冠“凫舄”。唐宋之问《送合宫苏明府颁》:“翟回车少别,凫化舄遥驰。”
【杖化龙】参见植物部·木本“龙竹”。宋陆游《道室杂咏》:“舄化双凫鬼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驱石】《艺文类聚》卷七九引《三齐略记》:“(秦)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O喻造桥有如神助。唐杜甫《陪李七司马造江上观造竹桥》:“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事到海东?”另参见地理部·土石“鞭石”、地理部·城建“秦桥”、人物部·帝王“秦王构石”。
【剑为龙】参见武备部·兵器“丰城龙剑”。O喻指脱俗成仙,或婉称人去世。唐韦庄《春云》:“山好只因人化石,地灵曾有剑为龙。”
【种玉】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杨公伯雍,洛阳县人也。……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作义浆于阪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杨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壁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壁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O喻雪景,或喻田园之美。唐李商隐《喜雪》:“有田皆种玉,无树不开花。”另参天文部·气象“玉田”、地理部·土石“蓝田”、九流部·神仙“种玉”。
【乘龙】《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日鼎湖,其弓曰乌号。”O指仙去或帝王权臣去世,或指接近帝王、权臣。三国曹植《仙人篇》:“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另参见地理部·水流“鼎湖”、动物部·鳞介“鼎湖龙”、武备部·兵器“鼎湖弓”、武备部。兵器“乌号”、人物部·帝王“黄帝上天”、人事部·病死“鼎湖龙去”。
【乘鸾】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驾”。O也喻求得佳偶。唐赵嘏《代人赠别》:“会须携手乘鸾去,萧史楼台在王京。”【乘鸾】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萧,能致白孔雀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风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风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策声而已。”’0喻求得佳偶,或谓女子升仙。唐李群玉《玉真观》:“高情帝王慕乘驾,组发初春玉叶冠、”另参见伦类部·亲眷“吹萧伴”、动物部·飞禽“‘秦凤”、动物部·飞禽“乘弯”。器用部·宫室“秦楼”、器用部·宫室“驾台”、文明部.I.礼乐“风萧”、人物部,妇女“秦娥”、人物部·妇女“弄玉”、人物部·其他“萧史”、人事部·死丧“凤归天”。
【乘鲤】汉刘向《列仙传》卷上:“琴高者。赵人也。以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琢郡之间二百余年。后辞入琢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斋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旦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余,复入水去。”O指成仙升天。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羽化如乘鲤,楼居旧冠鳖。”另参见动物部·鳞介“琴高赤鲤鱼”。
【雾术】参见天文部·气象“五里雾”。唐王勃《八仙径》:“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
【樵风】参见天文部·气象“朝南暮北风”。唐宋之问《游禹穴回出若邪》:“归舟何虑晚,旦暮使樵风。”
【十二宫楼】《史记·封掸书》:“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汉书·郊祀志下》:“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应邵注:“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仙人之所常居。”O喻仙境。唐施肩吾《清夜忆仙官子》:“三清官里月如昼,十二宫楼何处眠。”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十二城”、器用部·宫室“十二楼”。
【三山】参见地理部·土石“蓬莱峰”。唐许浑《长安岁暮》:“三山岁岁有人去,唯恐海风生自波。’”
【云中鸡犬】汉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土。是以道术之士,井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O喻仙家生活。唐罗隐(广陵开元寺阁上作》:“云中鸡犬刘安过,月里留歌扬帝归。”另参见动物部·飞禽“淮南鸡”、动物部·走兽“犬吠白云”、人事部·病死“鸡犬无还”。
【五里仙雾】参见天文部·气象“五里雾”。o指仙境。唐李益《华阴东泉同张处土诸藏律师兼简县内同官因寄齐中书》:“故人邑中吏,五里仙雾隔。”
【井有丹砂】参见地理部·水流“丹砂井”。一宋苏轼《与叶淳老侯敦夫张秉道同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二首》之一:“一庵闭卧洞霄宫,井有丹砂水长赤。”
【华胥境】参见人事部·睡梦“华胥梦”。宋陆游《睡觉作》之一:“世言黄帝华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
【如瓜枣】参见植物部·木本“安期枣”。宋苏拭《安期生》:“海上如瓜枣,可闻不可逢。”
【苏耽宅】参见地理部·水流“橘井”。o喻仙人居处。唐王昌龄《奉赠张荆州》:“王君飞舄仍未去,苏耽宅中意遥缄。”

TOP

典故大全   十五

九流/医药
【肓医】参见人事部·病死“疾竖”。宋米$《寄薛郎中绍彭二首》之二:“怀素獦獠小解事,仅趋平淡如肓医。”
【活国医】《国语·晋语八》:“平公有疾,秦景公使医和视之,出曰:‘不可为也,……’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O喻指良医或贤臣。宋黄庭坚《见子瞻灿字韵诗次韵三首》之三:“诚求活国医,何忍弃和缓。”另参见人物部·官吏“上医”、政事部·治理“医国”。
【悬壶】参见九流部·神仙“壶中天地”。0指行医卖药。元张昱《拙逸诗》:“卖药不二价,悬壶无姓名。”
【不龟药】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皮肤冻裂)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漂洗绵絮)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留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所用之异地。”O喻平凡之物也能起大作用,或指才非所用。宋黄庭坚《戏答史应之三首》之二:“收得千金不龟药,短裙絖统暮江寒。”另参见人体部·肢体“龟手”。
【庞公采药】参见人事部·雅逸“庞公隐”。唐皇甫冉《赠郑山人》:“庞公采药去,莱氏与妻行。”
【偷灵药】参见九流部·神仙“嫦娥”。唐李商隐《常娥》:“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韩康药】参见人事部·雅逸“卖药”。北周庾信《和张待中述怀》:“时占季主龟,乍贩韩康药。”
【廖井】参见地理部·水流”丹砂井”。宋苏拭《和陶港读山海经诗十三首》之八:“廖井窖丹砂,红泉涌异常。”
【橘井】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苏仙公(苏耽)汉文帝时得道,“乃跪白母,曰:‘某受命当仙,被召有期,仪卫已至,当违色养(奉养)。怕0便拜辞,母子欣欣。母日:“汝去之后,使我如何存活?’先生日:‘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据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O喻孝事父母,或指仙丹妙药。唐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彬州》:“彬州颇凉冷,橘井尚凄清。”另参见伦类部·亲眷“苏耽井”、九流部·神仙“苏耽宅”、九流部·医药“橘井”。【橘井】参见地理部·水流“橘井”。唐杜甫《人衡州》:“橘井旧地宅,仙山5;舟航。”
【肘后方】《晋书·葛洪传):“(葛洪)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其余所著……《肘后要急方》四卷。……举尸人棺,甚轻,如空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O喻指医方地喻指仙道。唐韦庄《王道者》:“五云遥指海中央,金鼎曾传肘后方。”另参见人体部·肢体“肘后符”。

TOP

典故大全   十六

九流/杂技
【七札穿】参见武备部·兵器“七札贯”。元袁桷《秋围》:“七札巧穿谁矢直,六鳌连举我竿长。”
【五禽戏】参见动物部·飞禽“戏五台”。清袁枚《病起六首》之五:“学仙拟作五禽戏,弹指刚偿百日灾。”
【中肯綮】参见九流部·杂技“庖丁解牛”。O喻正中要害、关键之处。明杨基《皂角滩》:“牛刀惯熟中肯綮,郢斧神捷回锋棱。”
【衣冠优孟】参见人物部·人杰“优孟”。清赵翼《文端师谕葬事毕余嘱其二子入京诗以志愧》:“衣冠优孟惭何与,剧喜师门免负薪。’”
【妙斫】参见器用部·其他“郢匠斤”。宋陆游《雨后殊有秋意》:“只叹鼻端无妙斫,岂知弦外有遗音、’”
【如皋射雉】参见伦类部·亲眷“射雉”。宋苏拭《和梅户曹会猎铁沟》:“向不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
【庖丁解牛】《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技艺十分精妙。“文惠君日:‘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日: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0喻指技能高超纯熟。宋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三首》之一:“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豨知民心。”另参见人体部‘头面“目无牛”、动物部·走兽“无全牛”、九流部·杂技“中肯綮”’、器用部·其他“游刃”、人物部·其他“庖丁”、政事部·治理“解牛”。
【贯虱】参见文明部·学识“虱心穿”。唐李瀚《蒙求》:“纪昌贯虱,养由号猿。”
【轮扁斫】《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丶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日:‘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人,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O咏技艺精微、唐元稹《八骏图》:“车无轮扁析。辔无王良把。于另参见人体部·肢体“妙手”、器用部·车船“轮扁斫轮’”、文明部。学识“老斫轮”、人物部。其他“斫轮人”。~。。
【屠龙】《庄子·列御寇》:“朱汗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O喻指技艺华而不实。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屠龙破千金,为艺亦云亢。”另参见动物部·鳞介“龙屠”。人物部·其他“屠龙手”。
【敩鸡鸣】参见人物部·其他‘父鸣狗盗徒”。唐韩偓《故都》:“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敩鸡鸣。””
【猴雕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燕王因以三乘养之。右御、冶工言王日:‘臣闻人主无十日不燕之斋,今知王不能久斋以观无用之器也,故以三月为期。凡刻削者,以其所以削必小。今臣冶人也,无以为之削,此不然物也、王必察之。’王因因而问之,果妄,乃杀之。”O喻指欺诈、诞妄,或喻极难成就之事业。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斗巧猴雕刺,夸[走乔]索挂跟。”另参见动物部·走兽“棘端猴”。植物部·木本“棘刺造猴”。
【卜牛眠】《晋书·周光传》:“初,陶侃微时,丁艰,将葬,家中忽失牛而不知所在。遇一老父,谓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言讫不见。侃寻牛得之,因葬其处。”0指风水好的墓地,可使后辈发达。朱桑则《寄运曲》:“一棺痛慈母,急为卜牛眠。”另参见地理部·土石“牛眠地”、动物部·走兽“眠牛”、人事部·病死“得牛眠"
【卜师】参见人事部·睡梦“梦非罴”。宋黄庭坚《读方言》:“卜师非熊罴,梦相解靡索。”
【成都卜】《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严)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0指隐逸生活,或指占卜。唐杜甫《游子》:“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另参见地理部·城建“成都卜肆”、器用部·珍宝“卖卜钱”、人物部·圣贤“严平”、人事部·雅逸“终朝卖卜”。
【青囊卖卜】参见器用部·其他“青囊”。唐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题隐居里壁》:“传道寻仙友,青囊卖卜来
【相宅】参见伦类部·亲眷‘宅相”。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奇五十韵》:“理家烦伯舅,相宅尽吾兄。”
【食肉相】参见人事部·富贵“封候万里”。宋朱松《蔬饭》:“平生食肉相,萧瑟何足赖。”
【赌佩囊】参见器用部·其他“紫罗囊”。唐李商隐《寄怀韦蟾》:“谢家离别正凄凉,少傅临岐赌佩囊。”
【赌墅】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O喻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或指舅甥关系。唐孙元晏《晋·谢公赌墅》:“自从乞与羊昙后,赌墅功成更有谁?”
【博簺】《庄子·骄拇》:“臧与毂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箧读书;问毂奚事,则博塞(一种赌博方法)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于亡羊均也。”塞,也作簺。O喻指不务本业。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亡羊犹博簺,牧马倦呼卢。”另参见动物部·走兽“亡羊1”、人事部·谬误“臧毂亡羊”。
【斧边弈】参见器用部·其他“烂斧柯”。清魏源《关中览古·骊山》:“鹿争蕉中梦,柯烂斧边弈。”
【棋局消夏】唐张固《幽闲鼓吹》:“宣宗坐朝,次对官趋至,必待气息平均,然后问事。令狐绹进李远为杭州,上曰:‘我闻李远诗云:“长日唯消一局棋。’岂可以临郡哉?’对曰:‘诗人之言,不足有实也。’仍荐廉察可任,乃许之。”O指休闲消遣。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樽酒乐馀春,棋局消长夏。”
【棋覆】参见人事部·禀性“覆局”。唐张枯《题憎壁》:“棋因王粲覆,鼓是祢衡挝。”
【谢傅围棋】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九流部·杂技“赌墅”。清赵翼《读史》之三:“谢傅围棋虽故事,曹参醇酒是何时?”

TOP

典故大全   十七

九流/宗教
【飞锡】《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王乔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蹑虚。”唐李周翰注:“应真,得真道之人。持锡杖而行于虚空,故云飞也。”O称誉得道高僧。唐戎昱《送僧法和》:“不知飞锡后,何处是恒沙?”另参见器用部·日用“飞锡杖”
【支公放鹤】参见动物部·飞禽“放鹤”。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之二十四:“支公放鹤情相似,范泰论交趣不同”。
【心猿意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服。”唐敦煌变文《维摩洁经·菩萨品》:“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O指人心神不定。多存杂念。宋道潜《赠贤上人》:“心猿意马就羁束,肯逐方境争驰驱?”另参见动物部·走兽“心猿”、动物部·走兽“意马”。
【示劫灰】参见地理部、土石“劫灰”。唐李端《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自有归期在,劳君示劫灰。”
【白足禅僧】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十《释昙始》:“释昙始,关中人于自出家以后多有异迹。……义熙初,复还关中,开导三辅。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O咏高僧。唐李商隐《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另参见人体部·肢体“白足”
【半夜传衣】《景德传灯录》卷三。“逮夜,乃潜令人自碓坊召能行者人室,告曰;‘……今以法宝及所传袈裟用付于汝,善自保护,无令断绝。’”O指传法。唐李商隐《谢书》:“自从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传灯】参见九流部。宗教“传灯”。唐刘禹锡《送僧元暠南游》:“传灯已悟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衣钵相传】《旧唐书·僧神秀传》:“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海,得禅宗妙祛,云自释迦相传,有衣钵为记,世相付授。达摩赉衣钵航海而来,、……达摩传慧可,慧可尝断其一臂,以求其法;慧可传璨;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O指传授学问、技能。金王若虚《论诗诗》:“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另参见器用部·衣冠“传衣”、器用部·器皿“衣钵”。
【论三车】《妙法莲华经·譬喻品》:“长者告诸子,言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O喻指佛理、佛法。唐李白《僧伽歌》:“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另参见器用部·车船”三车”。
【杯渡】释慧皎《高僧传》卷一O:“杯渡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渡水,因而为目。初见在冀州,不修细行。神力卓越,世莫测其由来。……至孟津河,浮木杯于水,凭之度河,无假风棹,轻疾如飞,俄而度岸,达于京师。”O喻指高僧。唐杜甫《题玄武掸师屋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另参见器用部·器皿“木杯”O
【龟藏】参见动物部·鳞介“龟藏六”。宋范成大《春晚卧病……而燕宫海棠已烂慢矣》:“游骑行歌莫相笑,遨头六结已龟藏。”
【经传白马】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白马者,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帝梦金神,长六丈,项背日月光明,胡神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经像焉。时以白马负经而来,因以为名。”o咏佛经寺庙等。明陈子龙《天台万年寺》:“僧赐紫衣坛卓锡,经传白马寄函金。”另参见动物部·走兽“白马2”。
【虎溪相送】供名《莲社高贤传》:“陆修静,吴兴人,早为道士,置馆庐山。时远法师居东林,其处流泉匝寺,下入于溪。每送客至此,辄有虎号鸣,因名虎溪。后送客未尝过。独陶渊明与修静至,语道契合,不觉过溪,因相与大笑,世传为《三笑图》。”①咏僧人。明吴廷翰《怀白云寺僧》:“几度南山不得归,虎溪相送迹应稀。”另参见地理部·水流“虎溪”。
【换鹅经】参见动物部·飞禽“换鹅”。来黄庭坚《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之二:“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浮屠三宿】参见人事部·情感“三宿恋”。清了日昌《子贞先生以诗素和已十五年不弹此调矣率尔呈政》;“浮屠三宿偶作缘、堂前问字无彭宣。”
【散天花】《维摩经·观众生品》:“维摩洁以身疾,广为说法。佛告文殊利师:‘汝诣问疾。”时维摩洁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O喻似花片纷飞。唐李群玉《恼自澄》:“常闻天女会,玉指散天花。”另参见植物部·花卉“天女散花”、九流部·神仙“散花天女。
【懒残僧】参见植物部·草本“懒残芋”。清吴雯《陪五厘先生宿白茅寺七首》之二:“开樽清白吏,烧芋懒残僧。”
【五千言】参见九流部·神仙“青牛紫气”。O指《道德经》。唐李群王《别尹炼师》:“吾家五千言,至道悬日月。”
【守庚申】参见动物部·虫豸“三尸”。唐温庭筠《山中与诸道友夜坐闻边防不宁因示同志》:“风卷蓬根屯戊巳,月移松影守庚申。”
【青囊秘篇】参见器用部·其他“青囊”。唐陈子昂《赠严仓曹乞推命录》:“闻道沉冥客,青囊有秘篇。”
【壶中天地】参见九流部·神仙“壶公”。0指道家所谓的仙境。唐元稹《幽栖》:“壶中天地乾坤外,梦里身名旦暮间”
【谒大巫】《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庄子》:“小巫见大巫,拔茅而弃,此其所以终身弗如也。”O喻学问、技艺相形见绌。唐杜甫《赠韦左丞丈》:“不谓矜徐力,还来谒大巫。”
【何肉周妻】《南齐书·周颙传》:“(周颙)清贫寡欲,终日长蔬菜,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卫将军王俭谓颙曰:‘卿山中何所食?”颙曰:‘赤米白盐,绿葵紫寥。’文惠太子问顾:‘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时何胤亦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颙:‘卿精进何如何胤?’顺日:‘三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日:‘所累伊何?’对日:’周妻何肉。’”O指修行中有所难舍。明袁宏道《赠虞德园兄弟》:“台宗贤教谁能识,何肉周妻到底疑。”另参见伦类部·亲眷“周妻”、植物部·草本“周颙韭”、器用部·饮食“何肉”。

TOP

典故大全   十八

伦类/宾主
【三千客】参见人物部·其他“珠履客”。O指贵客盈门。宋范成大《次韵甄云卿晚登浮丘亭》:“宾筵旧压三千客,燕榭新高十二城。”
【延枚】参见天文部·气象“梁园雪”。O指延集宾客。唐李商隐《忆雪》:“预约延枚酒,虚乘访戴船。”
【交态】参见器用部·宜室“雀罗门”。唐杜甫《赠虞十五司马》:“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
【苏鬼】参见植物部·木本“薪桂”。O指谒客。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间》:“李仙非易托,苏鬼尚难因。”
【陈遵投辖】参见器用部·车船“盂公辖”。唐骆宾王《帝京篇》:“陆贾分金将晏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卧下床】参见人事部·禀性“豪气元龙”。O指简慢客人。清赵翼《题间游草后》之一:“共和殷浩宜高阁,偏伴陈登卧下床。”
【招车胤】《世说新语·识鉴》:“(车)胤长,又为桓宣武所知。清通于多士之世,官至选曹尚书。”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南平人。……及长,风姿美助,机悟敏率。桓温在荆州取为从事。一岁至治中。胤既博学多闻,又善于激赏。当时每有盛坐,胤必同之,皆云:‘无车公不乐。’太博谢公游集之B,开筵以待之。”0指请佳宾,或指宴会游赏。。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情会招车胤,闲行觅戴运。”另参见器用部·饮食“车公停杯”。
【具鸡黍】参见伦类部·师友“张范”。O喻招待客人。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恶宾】《西京杂记》卷二:“公孙弘起家徒步,为丞相。故人高贺从之,弘食以脱粟饭,覆以布被。贺怨曰。‘何用故人富贵为?脱粟布被,我自有之。’弘大惭。贺告人曰:‘公孙弘内服貂蝉,外衣麻桌,内厨五鼎,外膳一肴,岂可以示天下?’于是朝廷疑其矫焉。弘叹曰:‘宁逢恶宾,不逢故人!”’O指庸俗不堪或不怀好意的客人。宋苏拭《和苏州太守工规文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之二:“安排诗律追强对,蹭蹬归期为恶宾。”
【倒屣迎】《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献帝西迁丶王)荣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巨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0指对贤才尊重,或指对宾客热情。唐王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画畏开厨走,来蒙倒屣迎。”另参见器用部·衣冠“中郎屣”’、政事部·议政“倒屣”。
【留宾】参见地理部·城建“郑驿”。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山阳无借物,郑驿正留宾。’”
【梁苑客】参见天文部·气象“梁苑雪”。O指有才华的宾客。唐李白《秋夜与刘砀山泛宴喜亭池》:“文招梁苑客,歌动郢中儿。”
【置醴】参见器用部·饮食“楚醴”。唐杜甫《壮游》:“曳裾置醴地,奏赋人明光。”
【解榻】参见器用部·日用“徐孺榻”Z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
【截发留客】参见伦类部·亲眷“剪髻”。明王思任《寿汤母傅太夫人六十》:“截发留贤客,帷纱对讲徒。”

TOP

典故大全    十九

伦类/亲眷
【三时孝养】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O喻孝养父母。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一:“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
【负米】参见器用部·饮食“负米”。唐王维《送李员外贤郎》:“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钢梁。”【负米】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什。昔者由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而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没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为亲负米之时,不可复得也。”’O喻奉养父母,或喻为奉养父母而在外谋求禄米。唐杜甫《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负米晚为身,每食脸必泫。”另参见伦类部·亲眷“负米”、人事部·贫贱“百里负米”。
【冰鲤】参见动物部·鳞介“王祥鲤”。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债……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渊龙过许劭,冰鲤吊王祥。”
【孝笋】参见植物部·木本“孟笋”。清宋琬《为白仲调母夫人寿代党大司农》:“孝笋偏生砌,贞筠不避霜。”’
【苏耽井】参见地理部·水流“橘井”。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敢忘二疏归,痛迫苏耽井。”
【怀橘】参见植物部·木本“陆绩橘”。唐骆宾王《畴昔篇》:“茹茶空有叹,怀橘独伤心。”
【斑衣奉亲】《艺文类聚》引《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o咏孝亲。来黄庭坚《还家呈伯氏》:“斑衣奉亲伯与依,四方上下相依从。”另参见器用部·衣冠“老莱衣”,文明部·歌舞“斑衣舞”。
【温席】《东观汉记·黄香传》:“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父况为都五官椽。……贫无奴仆,香躬亲勤苦,尽心供养,冬无挎被;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0咏孝养父母。唐孟浩然《送洗然弟进士举》:“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另参见器用部·日用“江夏枕”、器用部·日用“黄香扇”。
【捧檄心】《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序》:“庐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南阳人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适至,以义守令,义奉檄而人,喜动颜色。奉者,志尚士也,心贱之,自恨来,固辞而去。及义母死,去官行服。数辟公府,为县令,进退必以礼。后举贤良,公车征,遂不至。张奉叹日:‘贤者固不可测。往日之喜,乃为亲屈也。斯盖所谓“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者也。”’O指为侍奉母亲而出让。明吴廷翰《送陈邦直教临海》:“韦氏传经业,毛生捧檄心。”另参见器用部·其他“毛子檄”。人物部·官吏“捧檄毛公”。
【投杼】参见人事部·冤怨“谗言三及”。O指流言可畏。唐李白《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之二:“虚言误公子,投杼惑慈亲。”
【冷灰画获】参见文明部·学识“获字”。清赵翼《蔡寡妇诗》:“冷灰画获孤儿字,宿火鸣机寡女丝。”
【封鲊】《晋书·列女传·陶侃母湛氏》:“(陶)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湛氏封鲊及书,责侃日:“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O咏母教贤明。清袁枚《沐阳杂兴八首》之一:“廉吏不须封鲊去,冯灌久已食无鱼。”另参见器用部·饮食“陶公鲊”。
【剪髻】《世说新语·贤媛》:“陶公(侃)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罄,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髦,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O喻贤母教子有方,或喻诚心待客。宋黄庭坚《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二首》之一:“剪舍宾筵盛,齐眉妇礼闲。”另参见伦类部·宾主“截发留客”、人体部·头面“断发”、人事部·贫贱“剪髻鬟”。
【邓家无子】《晋书·邓攸传》:“(邓)攸弃子之后,妻不复孕。过江,纳妾,甚宠之,讯其家属,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攸素有德行,闻之感恨,遂不复畜妾,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日:‘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O指没有子嗣。唐白居易《老来生计》:“陶令有田唯种黍,邓家无子不留金。”
【过庭】参见器用部·宫室“鲤庭”。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投璧负婴】参见人事部·其他“投壁负婴儿”。O喻轻财利重亲情。宋黄庭坚《答德甫弟》:“何况极天无以报,林回投壁负婴儿。”
【慈亲倚门】《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日:‘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女今事王,王出走,女不知其处,女尚何归?”’O咏长辈对子女牵挂。唐许浑《王可封临终》:“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倚门”、人事部·情感“倚门愁”。
【掇蜂】参见动物部·虫豸“伯奇掇逢”。O喻离间父子。唐白居易《新乐府·天可度》“劝君掇蜂君莫掇,使君父子成豺狼。”
【慈母择邻】汉刘向《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传》:“邹盂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合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街卖之事。孟母又日:‘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O喻为子女选择好的环境,或喻迁居不定。宋苏轼《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另参见人物部·其他“孟邻”。
【麒麟儿】《拾遗记·周灵王》:“周灵王立二十一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之世。……夫子未生时,有以吐玉书于阙里人家,文云:‘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故二龙绕室,五星降庭。微在贤明,知为神异,乃以绣绂系鳞角,信宿而顾去。”O用以美称他人儿子。唐杜甫《徐卿两子歌》:“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另参见动物部·走兽“麒麟”、人物部·圣贤“天上麒麟’。
【已倾荀奉倩】参见人事部·情感“荀奉倩”。南朝梁刘缓《敬酬刘长史咏名士悦倾城》:“已倾荀奉情,能迷石季伦。”
【太常妻】《后汉书·周泽传》:“以(周)泽行司徒事,如真。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之望。数月,复为太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日:“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0用于夫妻调侃。唐李白《赠内》:“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另参见器用部·饮食“太常斋”
【牛女】参见天文部·时令“七夕”’。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分鸾】参见动物部·飞禽“镜中鸾”。唐杨衡《夷陵郡内叙别》:“分鸾岂退阻,别剑念相寻。”
【示山妻】参见人体部·头面“仪舌”。唐李白《赠范金卿二首》之一:“只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石望夫】参见地理部·土石“望夫石”。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四首》之四:“窃观今日事,君与古人俱。气类莺求友,精诚石望夫。”
【老莱藉嘉耦】参见人物部·妇女“莱妻’”。唐王绩《山中叙志》:“张奉娉贤妻,老莱藉嘉耦。”
【伯鸾妻】参见人物部·妇女“齐眉”。清赵翼《题蒋心徐归舟安稳图》:“难得全家总高致,介之推母伯鸾妻。”
【庄击缶】参见文明部·歌舞“漆园歌”。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一:“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刘伶妇】参见人事部·狂放“刘伶病酲”。0喻劝戒酒之人。宋苏拭《小儿》:“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阮郎妻】参见人物部·其他“刘郎”。唐秦系《题女道土居》:“共知仙女丽,莫是阮郎妻。”
【杞妻】参见人物部·妇女“杞梁妻”。唐李白《东海有勇妇》;“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穷士妻贤】参见器用都·日用“黔娄被”、人物部·妇女”黔娄妻”。唐白居易《赠内》:“黔娄固穷士,妻贤忘其贫”
【画眉夫婿】《汉书·张敞传》:“(张)敞为京兆……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日:‘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0咏夫妇间风流情好。唐李频《春闺怨》:“红妆女儿灯下羞,画眉大婿陇西头。”另参见人体部·头面“双眉妩”、人物部·官吏“京兆画蛾眉”、人事部·情感“京兆画”
【周妻】参见九流部·宗教“何向周妻”。明汤显祖《正觉院箨龙轩饮帅大仪得七字》:“何肉等荒淫,周妻谢灵匹。”
【泣牛衣】参见人事部。贫贱“卧牛衣”。宋苏轼《追和戊寅岁上元》:“合浦卖珠无复有,当年笑我泣牛衣。”
【细君】《汉书·东方朔传》:“久之,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东方)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日:‘伏日当蚤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妻之。朔人,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曰:‘先生起自责也。’朔再拜曰:‘朔来!朔来!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拔剑割肉,壹何壮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归遗细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使先生自责,乃反自誉!’复赐酒一石,肉百斤,归遗细君。”O指妻子。来苏轼《上元侍饮》:“归来一点残灯在,犹有传柑遗细君。”另参见器用部·饮食“割肉”、人事部·行止“怀肉”。
【荆妇】参见人物部·妇女“荆钗布裙”。清赵翼《移寓春树胡同》:“赁舂尚未偕荆妇,祭灶仍先请比邻。”
【故剑】《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传》:汉宣帝微时,娶暴室啬夫许广汉女许平君。及登帝位,“平君为捷好。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有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白立许捷好为皇后。”O喻称结发妻子。唐骆宾工《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倒提新缔成谦谦,翻将故剑作平平。”另参见武备部·兵器“故剑”、人事部·情感“思故剑”。【故剑】参见伦类部。亲眷“故剑”。唐长孙佐辅《古宫怨》。“莫道新缣长绝比,犹逢故剑会相追。”
【破镜重寻】参见器用部·日用“半镜”。O喻夫妻失散后重聚。唐罗虬《比红儿诗》之五十八:“红儿若向隋朝见,破镜无因更重寻。”
【射雉】《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日:‘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①指因才艺而博得妻室欢心。宋黄庭坚《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持赠小君聊一笑,不须射雉彀黄间。”另参见武备部·兵器“如皋一箭”、九流部·杂技“如皋射雉”。
【卿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惑溺》:“王安丰(王戎)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O指夫妇或情人间的呢称。唐韩握《偶见》:“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
【韩侯妇】参见人事部·情感“相思树”。唐邵谒《金谷国怀古》:“不学韩侯妇,衔冤报宋王。”
【窦家妻】参见文明部·诗词“织锦回文”。隋薛道衡《昔昔盐》:“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二龙】《世说新语·赏誉》:“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南朝梁刘孝标注:“《汝南先贤传》日:谢甄字子微,汝南邵陵人。明识人伦,虽郭林宗不及甄之鉴也。见许子将兄弟弱冠时,则曰:‘平舆之渊有二龙。’……许虔字子政,平舆人。体尚高洁,雅正宽亮,谢子微见虔兄弟叹日:‘若许子政者,斡国之器也。’虔弟劭,声未发时,时人以谓不如虔。虔恒抚髀称劭,自以为不及也。释褐为郡功曹,黜奸废恶,一郡肃然,年三十五岁卒。”O喻并有才名的两兄弟。唐李白《送M季之江东》:“多惭一日长,不及二龙贤。”另参见动物部·鳞介“二龙”。【二龙】参见伦类部·亲眷“二龙”。唐李白《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三荆】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问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太中大夫。”0喻指兄弟。晋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另参见植物部·木本“紫荆树”。
【子敬】参见人事部·病死“人琴两亡”。唐窦蒙《题弟象述书赋后》:“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白眉人】参见人体部·头面“白眉”。唐陈子昂《合州津口别舍弟至东阳峡步趁不及眷然有忆作以示之》:“思积芳庭树,心断白眉人。”
【汉谣】参见植物部·草本“斗粟’”。唐李白《婆篌谣》:“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对床夜雨】 宋苏辙《逍遥堂会宿》诗序:“辙幼从子瞻(苏轼)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壮,将游宦四方。读韦苏州(应物)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O喻好友、兄弟的欢聚。宋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中和堂后石捕树,与君对床听夜雨。”另参见天文部·气象“联床雨”、伦类部·师友“风雨对床”、器用部·日用“对床”、人事部·睡眠“夜雨对床眠”。
【阿大中郎】《世说新语·贤媛》:“王凝之谢夫人(道韫)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谢安)慰释之日:‘王郎,逸少之子,人材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测有封、胡、遏(《晋书》作“羯”)、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O美称兄弟。宋苏轼《贺陈述古弟章生子》:“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余。”
【阿连】参见人事部·睡梦“梦惠连”。O指兄弟。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丶“为报阿连寒食下,与吾酿酒扫柴扉。”
【封胡羯末】参见伦类部·兄弟“阿大中郎”。宋苏轼《蜜酒歌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封胡羯末已可怜,不知更有王郎子。”
【难弟难兄】参见伦类部·师友“二难”。O亦喻两物并美,或指两者同样低劣、清魏源仁室行》:“太室之胜山内藏,少室之奇山外仰。难弟难兄孰相让?”
【萁燃】参见文明部·诗词“七步咏”。O喻兄弟相逼,或喻内部不和。清黄蜜来《寄怀昌大风》:“屐虽齿折诚何碍,吟到其燃未免猜。”
【棠棣】《诗·小雅·常恢》序:“《常棣》,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故作《常橡》焉。”毛传:“周公吊二叔(管叔、蔡叔)之不咸,而使兄弟之恩疏,召公为作此诗而歌之,以亲之。”《常棣》首章为:“常棣之华,鄂(萼)不韬[舀换华]韬[舀换华](光明貌)。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常,一作棠。0喻兄弟。唐沈栓期《洛州萧司兵谒见还赴洛成礼》:“棠棣日光辉,高襟应序归。”另参见植物部·花卉“棣萼”。
【卫玠】《世说新语·容止》:“骠骑王武子是卫玠之舅,俊爽有风姿,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O用于称美外甥。唐李端《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舅乏郗鉴爱,君如卫玠贤。”另参见人物部·人杰“卫叔美”。
【宅相】《晋书·魏舒传》:“魏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谓应之。舒曰:‘当为外氏成此宅相。”’O称美外甥。唐李白《赠别从甥高五》:“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另参见九流部·杂技“相宅”、器用部·宫室“弊宅因之”。
【二疏】汉书·疏广传》:汉宣帝时,疏广为太傅,其兄之子疏受为少傅。后两人同时告老,还乡之日,“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及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或叹息为之下泣。”0喻叔侄并贤,又咏功成身退。唐权德舆《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四皓本违难,二疏犹待年。”另参见人物部·官吏“疏太傅”、人物部·圣贤“汉二疏”、人事部·雅逸“疏受杜门”。
【乞墅】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九流部·杂技“赌墅”、。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东床客】参见人体部。肢体“坦腹”。唐刘长卿《登迁仁楼酬子婿李穆》:“赖有东床客,池塘免寂寥。”
【求凰】参见人事部·情感“求凰”。O喻男子求佳侣。金元好问《王子文琴斋》:“天上秋风月底霜,求凰一曲鬓丝长。”【求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邓大户卓王孙召临邛令及司马相如饮,“酒酣,临邓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缨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邓,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0咏男女之情。唐岑参糙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求凰应不远,去马剩须鞭。”另参见伦类部·亲眷“求凰”、动物部·飞禽“凤求凰”、文明部·礼乐“卓家琴”。人物部·妇女“卓氏”、人物部·其他“凤客”。
【吹萧伴】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O喻情郎或佳偶。唐刘禹锡《赠东岳张炼师》:“云衢不要吹萧伴,只拟乘骛独自飞。”
【子平嫁娶】《后汉书·逸民列传·向长传》:“(向长)隐居不仕,性尚中和。……建武中,男女娶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终。”。指儿女婚嫁。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寄舍弟》:“子平嫁娶贫中毕,元亮田园醉里归。”另参见人事部·志趣“向平愿”。
【白云行处】参见天文部·气象“亲合云”。宋黄庭坚《次韵寅庵四首》之二:“白云行处应垂泪,黄大归时早寄书。”

TOP

典故大全    二十

伦类/师友
【立雪程门】《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O咏尊师重道。清赵翼《梅花》之一:“单身立雪程门弟,素面朝天虢国姨。”另参见天文部·气象“程门雪”。
【过庭交分】参见器用部·官室“过庭”。O喻与人同学。唐杜牧《寄宣州郑谏议》:“再拜宜同丈人行,过庭文分有无同。”
【绛帐】《后汉书·马融传》:“(马)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涿郡卢植、北海郑玄皆其徒也。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人其室者。”0喻授业师长或授课处所。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札卑瞻绎帐,恩侠厕华缨。”另参见器用部·日用“马融帐”。
【载酒生徒】“参见文明部·学识“间奇字”。清赵翼《寄顾北墅》:“载酒生徒扬子宅,焚香书画米家船。”
【桃李满天下】《韩诗外传》第七卷第二十章:“魏文候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日:‘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日:‘喧!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莲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O喻培养的人才众多。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另参见植物部·木本“桃。李”。
【跪履】参见器用部·衣冠“取履”。宋苏轼《和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之十一:“素书在黄石,岂敢辞跪履?”
【二难】《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0喻有贤德的兄弟或朋友”。唐罗隐《暇日感怀因寄同院吴蜕拾遗》:“今日二难俱大夜,当时三幅谩高才。”另参见伦类部·亲眷“难兄难弟。
【十日欢】《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睢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臼:‘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O指朋友相见而饮酒尽欢。唐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近作十曰欢,远为千载期。’”另参见器用部·饮食“十日饮”。
【大被姜郎】参见器用部·日用“姜被”。明李东阳《春寒二十韵》:“绨袍范叔谁相恋,大被姜郎且共亲。”
【山阳会】参见文明部·礼乐“山阳笛”。唐崔峒《赠窦十九》:“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
【千里驾】参见器用部·车船“嵇生驾”。唐房琯《题汉州西湖》:“同人千里驾,邻国五马车。”
【车笠相逢】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君当下。”’0指交情不因身份贵贱变化而变化。清尤侗《哭晋顾庵学士二首》之二:“车笠相逢三十年,少君一岁我随肩。”另参见器用部·衣冠“‘戴笠”、器用部·车船“车笠交游”。
【风雨对床】参见化类部·亲眷“对床夜雨”。清唐孙华《哭大兄允中》:“仿佛梦魂怀远驿,潇潇风雨对床声。”
【卞和】参见器用部·珍宝“和氏玉”。0指知音。唐李涉《送颜觉赴举》:“居然一片荆山工,可怕无人是卞和。”
【仙侣同舟】《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0喻指知己,或指沽名人的光。唐杜甫《秋兴》之八:“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另参见器用部·车船“膺舟”、人事部·雅逸“李郭仙”。
【永和人】晋王盖之《兰亭集序》:‘血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O咏朋友聚会。唐独孤及《同徐侍郎五云溪新亭重阳宴集作》:“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另参见天文部·时令“永和春”、器用部·宫宝“兰亭”、文明部·书画“醉本兰亭”、人事部·雅逸“兰亭会”。
【竹马】《后汉书·郭极传》:“(郭)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世说新语·方正》:诸葛靓与武帝有旧,“帝欲见之无由,乃请诸葛妃呼靓。既来,帝就太妃间相见。礼毕,酒酣,帝日:‘卿故复忆竹马之好不?”’O喻指儿时朋友,或喻地方长官的良好政绩。唐白居易《送王卿使君赴任苏州因思花迎新使感旧游寄题郡中木兰西院一别》:“不论竹马尽成人,亦恐桑田半为海。”另参见植物部·木本“骑青竹”、人物部·官吏“竹儿争见”、政事部·治理“竹马迎”。
【竹林欢】参见人物部·圣贤“七贤”。南朝梁萧统《咏山涛王戎诗》:“山公弘识量,早厕竹林欢。”
【负荆】参见人物部·将相“廉蔺”。O指向朋友请罪、道歉。唐李白《自广平乘醉走马六十里至邯郸登城楼览古书怀》:“两虎不可斗,廉公终负荆。”【负荆】参见人物部·将相“廉蔺”。O指认错赔礼。晋卢湛《览古》:“屈节邯郸中,俯首忍回轩、廉公何为者,负荆谢厥愆。,’
【交情】参见器用部·宫室“雀罗门’。唐骆宾王《帝京篇》:“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访戴】《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惶,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O喻指访友或行事洒脱。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间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另参见天文部·气象“山阴野雪”、地理部·水流“访刻溪”、地理部·城建“山阴道”、器用部·车船“剡溪船”、人事部·雅逸“子献兴”、人事部·志趣“子猷归”。
【寻嵇】参见人物部·其他“凡鸟”。O喻对朋友的思念。唐李白《酬坊州工司马与间正字对雪见赠》“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把臂托】《后汉书·朱晖传》:“初,(朱)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颌怪而问之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日:‘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O喻知心好友。唐陈子昂《同是上人伤寿安傅少府》:“把臂虽无托,平生固亦亲。”另参见人体部·肢体“把臂”。
【忘年】参见政事部·议政“荐贤”。宋黄庭坚《和东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韵》:“老忆夷门老将,当年许我忘年。”
【张范】《后汉书·独行列传·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助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撰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丶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日:‘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谢承《后汉书》亦有此事。有张劲“杀鸡作黍”之说。O喻指友人间以诚相待。唐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另参见化类部·宾主“具鸡黍”、器用部·饮食“鸡黍”
【青眼客】参见人体部·头面“青眼”。0指知心朋友。唐王维《赠韦穆十八》:“与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幸遇韩京兆】参见文明部·诗词“推敲”。0指遇到知音。元王冕《贾间仙骑驴图》:“穷吟苦思不觉老,知音幸遇韩京兆”
【周郎】参见文明部·礼乐“周郎顾”。唐贯休《酬张相公见寄》:“周郎怀抱好知音,常爱山僧物外心。”
【沫相孺】参见动物部·鳞介“涸鱼”。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共矜名已泰,讵肯沫相溺?”
【挂剑】《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0表示追念亡友。宋黄庭坚《李浸州挽词》:“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另参见地理部·城建“徐君墓”、武备部·兵器“留徐剑”、人事部·情感“许剑”、人事部·死丧“悬剑”。
【指囷】《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鲁)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0喻指慷慨之友。唐李咸用《古意论交》:“见义必许死,临危当指国。”另参见植物部·草本“赠粟”。
【鸥伴侣】参见人事部·其他“忘机”。清赵翼《赠保堂》:“便拟结盟鸥伴侣,相携望海蜃楼台。”
【钟期】参见文明部·礼乐“高山流水”。唐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重绨袍】参见器用部·衣冠“范叔袍”。唐戎昱《冬夜宴梁十三厅》:“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
【班荆椒举】参见植物部·木本“班荆”。唐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眷闷悲子牟,班荆感椒举。”
【唇亡齿枯】参见人体部·头面“唇齿”。唐白居易《哭刘尚书梦得二首》之二:“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倾盖】参见器用部·车船“盖倾”。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
【寄梅】参见植物部·花卉“陇头梅”。清赵翼《驿柳诗和蒋立庵》之四:“寄梅人去青莲陇,筹笔窗开绿满庭。””
【弹冠】参见人事部·情感“弹冠喜”。宋苏轼《次韵钱穆父会饮》:“弹冠恨不早,挂冠常苦迟。——-。【弹冠】参见人事部·情感“贡公害”。唐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弹冠劳巧拙,结级倦牵缠。”
【腹痛约】参见人事部·病死“斗酒只鸡”。清钱谦益《饮酒》之六:“誓践腹痛约,南下湘水缤。”
【缟纻】参见器用部·衣冠“缟带”。隋孙万寿《答杨世子》:“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
【管鲍交】《列子·力命》:“管仲尝叹曰:吾少穷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因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O喻指知心之交。晋傅玄《何当行》:“管鲍不世出,结交安可为。”另参见人物部·人杰“管鲍”、人事部·禀性“鲍叔义”、人事部·贫贱“贫时交”。
【裹鸡】《后汉书·徐稚传》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徐)稚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发赴吊。常于家豫炙鸡一只,以一两棉絮渍酒中,暴干以裹鸡,径到所起家域外,以水渍棉使有酒气,斗米饭,白茅为藉,以鸡置前,酗酒毕,留谒则去,不见丧主。”0指悼念亡友。唐唐彦谦《过浩然先生墓》:“行客须当下马过,故交谁复裹鸡来?”另参见器用部·饮食“渍酒”、器用部、饮食“裹鸡”、人事部·病死“徐稚吊”。【裹鸡】参见伦类部·师友“裹鸡”。元丁鹤年《挽四明乐仲本先生》:“裹鸡吾老矣,东望涕长潸。”
【赠麦舟】参见器用部·车船“麦舟”。清方文《奉别李观察溉林先生》:“曾于熙水分囷粟,又向彭城赠麦舟。”
【赠鞭】《左传·文公十三年》:“晋人患秦之用土会也,……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帑于晋,使夜逸。……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O咏赠别。清钱谦益《眼镜篇送张七异度北上公车》:“张兄偕计北上燕,束刍隧丝当赠鞭。”另参参见器用部·其他“绕朝鞭”、人事部·情感“绕朝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