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 哭墙

五律 哭墙

“灾区重建,从建一座哭墙开始......”
有网友建议:在大地震发生地建一座哭墙~~~。 有感记之;))
哭墙     [  请指教)
浩劫无神助!红尘有哭墙。
低头拭清泪,合十诉凄凉。
影壁锥心痛,苍天别意长。
喃喃悲喜句,只诵爱无疆。
图片:~~.耶路撒冷--哭墙

网文链接:作者 杨耕身:《灾区重建,从建一座哭墙开始》

“5·12”汶川震后已至第十二日,三日国哀日已过,国旗依旧升起,照在大地废墟上的阳光与过去并无二致。救援或仍在持续,但重建已提上日程。是的,死者已矣,生活还得继续。拭去血泪,我们选择坚强,并且好好活着,这也必将是一切幸存者所能够告慰死难者的方式。

但这一切并不表明,这是可以欢呼胜利的开始或结束。那被封锁的现场,依然有着我们悲痛的方向;打扫大地的废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遗忘。不是遗忘使人坚强,而是承担使人有力。所以即使是重建,即使是疗伤,也不应是以对过去灾难彻底清淤的方式来实现。我们因此建议,灾区的重建,应以建起一座哭墙开始。
  
  我们需要一座哭墙,在无数死难者生命归处的大地上。51151名遇难同胞,29328名失踪者,不应只是万劫不复地沉入冰冷而黑暗的极地。那些无助而无力的亡魂,需要得到安顿。那所有的幸存者,也都需要一个可以哭的地方。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30多年来,“百万唐山人虽然同有一个祭日,却没有一个祭奠的地方”,人们对24万逝者的祭奠一直是遍布市区路口的一堆堆纸灰。这样的情形不能在汶川重演。因此,我们需要在这座哭墙上刻下所有死难者的姓名,要让他们的姓氏能够时时得到念诵,要让他们的名字时时得到擦拭。要让数以万计的亡灵得以安魂,让数以万计的幸存者得以安心。
  
  我们需要一座哭墙,就是因为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对生命的珍重。每一个死难者的姓名都对应着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这些真实可触的姓名不应随着时间流逝而湮灭。在我们的大地上,竖立着各种各样的纪念碑,无不彪炳着我们的情感与诉求,纪念与永生,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缺少一座铭刻着在被动承受自然苦难时每一个人姓名的纪念碑。我们总是忽略了个体的苦难价值,总是用群体性记忆来代替甚至抹杀个体的记忆。其实对于生命价值而言,它必须存在于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与彰显之中。
  
  我们需要一座哭墙,在这片有着深重苦难的民族的新创伤之上。如果说多难兴邦,那么这座哭墙应成为民族曾经苦难的象征;如果说生生不息,那么这座哭墙应成为民族愈挫愈起的标志。众所周知,哭墙是为悼念故国或故人而修造的墙形纪念建筑物。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是位于耶路撒冷的哭墙,它是犹太教圣殿两度修建、两度被毁的痕迹。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哭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历经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泛泛发光,如泣如诉一般。这座哭墙,是犹太民族2000年来流离失所的精神家园,也是犹太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我们需要一座哭墙,就是因为我们需要这样一种神圣之力。汶川震后,我们发现,从来没有这样一个时刻,巨大的灾难将我们更紧地捆绑,无边的悲伤成为最大的宗教,共同的哀悼使我们更有力量。因此,更需要在这座墙上,刻下灾难面前我们守望相助的品格,举国同悲的力量,刻下每一个名字所赋予这个民族虽历经苦难但不曾沉沦的希望。至关重要的是,一座哭墙可以无时无刻地提醒我们,别让从此之后沦为庸常、做作与虚浮的公共生存的语言,消费或消解了这样一种品格与力量。因此,要有一座哭墙,让它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苦难记忆与精神圣地。
  
  林夕在一首题名为《哭墙》的歌中写道,“哭干这灰墙没有你在场/惟独它听我自弹自唱/谁哭谁笑不用衡量/惟有回忆留在这墙上”。然而,哭墙本身,即为一种衡量。衡量苦难,衡量承担,衡量力量。它可以是一个民族最柔软与最悲情之处,却也同时是最有力最伟岸之地。  http://news.sohu.com/20080523/n257048436.shtml

TOP

耶路撒冷的“哭墙”

【名称的由来】
耶路撒冷犹太教圣迹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亦有“叹息之壁”之称。为古代犹太国第二神庙的唯一残余部分,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公元初年,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即是欧亚分界线。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哭墙高约20公尺、长50公尺,中间屏风相隔,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如果没有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供应。许多徘徊不去的祈祷者,或以手抚墙面、或背诵经文、或将写着祈祷字句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历经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泛泛发光,如泣如诉一般。

【哭墙的历史】哭墙由大石砌成,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公元前10世纪(约公元前965年)大卫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后,在首都锡安山上建造了首座犹太教圣殿所罗门圣殿,俗称“第一圣殿”,来此朝觐和献祭的教徒络绎不绝,从而形成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公元前586年,第一圣殿不幸被入侵的巴比伦人摧毁。将大卫王之子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第一圣殿”付之一炬,四万多犹太人被虏,史称“巴比伦之囚”。
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流亡生活,犹太人陆续重返家园,后来又在第一圣殿旧址上建造第二圣殿。
公元70年,罗马帝国皇帝希律王统治时期,极力镇压犹太教起义,数十万犹太人惨遭杀戮,绝大部分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地区,耶路撒冷和圣殿几乎被夷为平地,该墙壁为同一时期希律王在第二圣殿断垣残壁的遗址上修建起的护墙。直至拜占庭帝国时期犹太人才可以在每年安息日时获得一次重归故里的机会,无数的犹太教信徒纷纷至此,面壁而泣,“哭墙”由此而名。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遭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犹太人达600万之多。这些惨痛的历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犹太人的心灵之中,哭墙便更被犹太人视为信仰和团结的象征。直到如今,哭墙脚下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他们或围着一张张方桌做宗教仪式,或端坐在一条条长凳上念诵经文,或面壁肃立默默祈祷,或长跪在地悲戚啜泣。逢宗教节日,祈祷者及游人更多。哭墙分为两部分,中间隔一栅栏,男女分开祈祷。入男部,须带上用纸做的小帽,否则被视为异教徒而不准入内。在做正式祈祷时,要准备好两个装的“圣书”语录的小羊皮袋子,一个戴在头上,另一个捆在手壁上,身上披一件特制的披肩。教徒们在祈祷时,面对哭墙,口中念念有词,全身前仰合后,虔诚之态令人肃然起敬。
1967年,以色列占领整个耶路撒冷。近2000年来,西墙首次处于犹太人控制之下。以政府在西墙前辟出宽阔的广场,每逢阵亡将士纪念日、大屠杀纪念日、犹太新年、赎罪日等重要的国家或宗教节日,便在此举行纪念活动或宗教仪式。“哭墙”所在的破败街区后被拆除,成了一片宽阔的铺砌广场。虔诚的犹太教徒热切希望能重建这一圣殿,但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那将意味着要拆除后来在遗址上建起的穆斯林圣所。在圣殿地基附近近还建有一座犹太教堂和一座拉比学馆。
1981年哭墙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传说及考证】耶路撒冷著名的“哭墙”“哭”了:这面巨大的石墙中间的一块巨石上异样地出现了一道水渍,经过几天风吹日晒依然如此,既不扩大、也不消失。这一现象令不少极端正统的犹太教人士激动不已,因为在犹太教传说中,哭墙流泪是犹太救世主弥赛亚降临的先兆。
如果把水渍形容为“哭墙之泪”的话,那么哭墙实际上流了三行泪,而不是先前所报道的一处。在哭墙前我们看到,先前的报道的那行“泪”位于哭墙中间靠左的位置,距离地面大约六七米的高度。水渍长方形,尽管湿漉漉的,却并没有水滴下来,水渍四周都是干的,一点水的痕迹也没有。由于水渍正好位于一块巨石正面,所以从地面看起来似乎水是从石头内部渗出来的,这也许是一些人觉得怪异的原因。另外两处水渍都位于石墙的缝隙处。水从缝隙里渗漏出来,润湿了下面的石头,一些墙缝的填料也被腐蚀掉了,所以看起来更像两只“流泪的眼睛”。
其实哭墙出现水渍并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一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年半前就出现过,当时查明,原因是哭墙另外一侧用于滴灌的水管发生渗漏,而渗漏的速度和蒸发的速度正好相抵,所以水渍能够长时间既不消失也不扩大。
连日来,以色列文物局会同有关地质和文物专家也对哭墙水渍现象进行了调查分析,最后专家们得出的意见也证实“ 哭墙之泪”其实并不神秘。以色列文物局在发布的调查结论中说,这一现象虽然不像一年半前那样,是由于渗水形成的,但也属自然现象,是由于一种长在石头中间的植物腐烂后引起的。
“哭墙之泪”虽然被证明纯属自然现象,但人们仍旧希望,总有一天,和平会降临这片土地。那时,人们将不再互相杀戮,而哭墙也会恢复它本来的称呼—西墙,到那时,哭墙将不再流泪!
据说,在所罗门圣殿被罗马人焚烧时,犹太人面对坍塌的大殿和残垣断壁,聚集在西墙下失声恸哭。期间,有人看见有六位天使也坐在一面残墙上哀声哭泣。天使的泪水渗入石缝﹐从而使圣殿废墟的残壁永远不倒﹐见证着这段苦难与悲剧。今日的“哭墙”,已是当年圣殿的唯一遗迹,面对这面悲情记忆的历史之墙,苦难的犹太人怎能不悲从心起,辛酸落泪呢?
1992年据考古学家透露,他们在“哭墙”发现5块巨型基石,这些石块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古学家用声波探测法测定,其中最大一块巨石约长13.6米,宽4.6米,高3.5米,重达570吨,据说是世界上第3大人造巨石。 http://baike.baidu.com/view/33269.htm

TOP

问好虫儿~~~这是国家的不幸是我们人民的不幸。。除了哀叹与捐款外楚歌真的不知能做什么好。。。惭愧,

TOP

楚歌诗友好!感谢您一贯的坚守坚持。不然这个诗词版块也太冷清了;))
——我们也只能捐款和声援!祖国有难的时候我们只能一同度过~~。

TOP

今日的“哭墙”,已是当年圣殿的唯一遗迹,面对这面悲情记忆的历史之墙,苦难的犹太人怎能不悲从心起,辛酸落泪呢?Emba学习网(www.embaxx.com),助力企业家:打造主流商业影响力,构建未来商业领袖,铸就辉煌事业。
公开课培训网(www.GongKaike.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