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将要过去,我们在这一年里,肯定有不少收获,不会忘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喜怒哀乐,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继续为我们提供和分享你的快乐,把你的推荐贴发表上来,我来置顶,谢谢了,
下面转载专业乐评作家(网名:守望者稻草)的帖子,(发表于12月22日),供大家欣赏,请大家都来评论,各抒己见.

1 窦唯《雨吁》
唱片公司:上海音像 发行时间:2006年08月08日
这是窦唯六年后重见天日的“新”专辑,也是迄今为止窦唯最后一张人声专辑。如果说《山河水》是《艳阳天》的延续,那《雨吁》则是《幻听》的再发展。 专辑中用Post-Punk(后朋克)及Dream Pop(梦幻流行)等曲式结构,来驾驭中国道教文化,而窦唯的唱,在古字僻词古典氛围中尽显中国神韵。也是最后一次激情的优雅示众。所谓刻意避世反而入了世。对于单调乏味的国内乐坛,窦唯隐者般雅致内敛的意境是无人比拟的。也给了我更多遐想的空间。《雨吁》,正因为还保存着窦唯不为听者所多见的一丝激情,于是更显得弥足珍贵。
2006年也是窦唯纷纷扰扰的一年,遭受了太多风波,娱乐媒体谈论的话题,不是什么窦唯晦涩的音乐理念,而是头版头条的“窦唯烧车离婚事件”。世俗吞噬着窦唯。
如果你喜欢窦唯,请购买窦唯正版CD,价格不贵,20多元而已。这几年对坚持自己音乐想法的窦唯,生活确实很拮据。

2 新宝岛康乐队《第6发》
唱片公司:滚石 发行时间:2006年7月 同样是时隔六年,新宝岛康乐队又回来了!12首全新力作,附一张Bonus CD再收录过去五张专辑内精挑细选出来的14首代表作。在新宝岛康乐队的创作版图里,陈升黄连煜两个音乐顽童,试图用台湾话/闽南语的贴近本土生活的语言,透过亲身体验、个人见闻来追寻台湾民众生活中特有的一股坚韧力量以及历史传统和发展脉络。草根夹杂着文艺,属于那种典型的细腻优雅的乡土文化之歌。专辑蕴含的可能性其实比一般人想像的要丰富有内涵太多了。
世界太乱,声音太多,新宝岛康乐队在动荡不安的台湾时局中唱出一首和平的《原谅之歌》。专辑还有拉丁风情“春天”、世界舞曲“国际歌”、电子摇滚“乱讲”这样古灵精怪的即兴之作。

3 雷光夏《黑暗之光》
唱片公司:新力博德曼 发行日期:2006年12月01日 如果不是雷光夏去年生日前的一次车祸,两个星期的休养时间,我们也不会提前听到《黑暗之光》专辑。 整张专辑的主题温暖,在黑暗中你还有尚存的一丝暖意。就像是一部黑白的老电影,回放着孩童时期的一些场景。脑海便逐渐地随着音乐的节拍浮现出一些若有若无的影象,《黑暗之光》延续着以往简单大方的风格,加入不少轻柔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作铺垫,诉说着梦幻、在路上、难寻的友谊等内容。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正如此刻,寒冷的冬夜,但只要有雷光夏的声音的存在,一切就像能保持着正常的温度一样。那份温暖和宁静就能烘托在整个房间。

4 黄耀明《若水》
唱片公司:Music Icon 发行时间:2006年11月30日
黄耀明妖冶的“水晶人”的造型在专辑《若水》中达到了一个及至。起初,我还真被唱片的封面给吓坏了,前达明一派的成员刘以达评价黄耀明:“太想表达某一类人的心声”。这个“太”字,精准的勾勒出黄耀明的自恋与自持。”《我的廿一世纪》也好,《明日之歌》也罢,都更多的表现出黄耀明浓郁的怀旧情趣。黄耀明太自我,加上他对电子乐独到的见解,让先锋的节奏加上往日情怀的交融,确实打造了出有听觉冲击力和细节上也非常值得玩味的专辑作品。反而《若水》却在完美无缺的精良制作和异常好听的旋律之中几乎迷失了自己。精致的包装,完整的流水线制作,形式大与内容的专辑概念和过度诗化的歌曲意境形象都让这张唱片越加主流,它给你的感觉就是不错,但没有做到更好,谁让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呢!
专辑中最出彩的作品是与周迅合唱的《流浪者之歌》,同样电音效果强烈的曲风,加上琵琶乐音特有的流浪气质,听来脑海里浮现层层叠进的画面,明哥以几句哼唱“Na na na na na na”开头,极为滑稽与冷静。周迅的声音磁性略带沙哑,中性的演绎方法使歌曲别具风格。强烈推荐!

5 杨乃文《女爵》
唱片公司: 亚神音乐. 发行时间:2006年12月01日 有人说杨乃文坦白了我们所虚伪的,单纯了我们所复杂的。杨乃文的声音及个性,也就成为了无可取代的高傲、独特的姿态的代名词。在潜伏了五年之后,杨乃文应该是令很多人为她所期待的,毕竟一直以来,她都是一个在华语乐坛中的鲜活标志——没有人会忘记她曾经在“爱上你只是我的错”、“星星堆满天”、“应该”等旧作中,让人沉迷、陶醉的哀伤。
新专辑《女爵》,首先就让人想到那份久违了的好感,看着唱片封面上充满了女人味的杨乃文时,能感觉到的是属于她的个人在形象或心态上的转变。在音乐上永远最懂得杨乃文的,只有电音鬼才李雨寰。陈珊妮、钟成虎、蔡坤奇等创作人名字,出现在唱片内页的制作人名单上,更证明了这是一张值得期待、聆听的唱片。,《女爵》的确是一张优质而耐听的唱片,起码从唱片的内涵上来说,杨乃文显得硬朗的歌声里会多了一份耐人寻味的诱惑。唱片前半部分的为几首慢版的抒情作品,后半部分则是硬朗的摇滚作品,还是留有着几分曾经那个表现得高傲和冷酷的杨乃文味道。

6 李欣芸《国际漫游》
唱片公司:滚石 发行时间:2005年09月16日 电影《深海》让冷僻的李欣芸拿到了第42届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而后李欣芸用五年时间制作出的首张个人专辑《国际漫游》,与其说是一张专辑的话,倒不如看作位李欣芸的一张个人作品展示集。她的声音庸懒而温暖,有着一丝甜蜜细碎的美感,专辑中,Bossa Nova作品《扯乱》如梦游般的胡言乱语的歌词让人摸不清头脑。由何欣穗负责填词的作品《草》,是这张专辑中最为精彩的一首作品;醉人的爵士风格、李欣芸诱人的歌声、何欣穗填写的活泼的歌词,无疑成了专辑的一大亮点。
这是一张2005年09月16日发行的唱片,我在2006年的春天才有缘一听,太过喜欢,因此入选。

7 张悬 《My Life Will》
唱片公司:新力博德曼 发行日期:2006年06月09日 张悬的第一张专辑,五年前录好的唱片《My Life Will》历经磨难,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2006年的6月才得以面市。五年前的唱片现在听来依然没有过时之感。也许这样简单自然淳朴的音乐本就不属于流行时尚的领域,也就无过时之说了吧。听这个女孩子唱歌,咬字清楚,很认真努力的样子,就像一个在认真完成功课的学生一样,仔细,一点也不马虎,勤勤恳恳的拿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等待各方的反应。
听张悬的歌很舒服,歌曲的起伏比较平缓和渐进,对听觉没有任何压迫感,轻轻松松的把整张唱片听下来,舒服的就像冬日里的暖阳。如果你喜欢曹芳 陈绮贞,那么张悬也是不错的选择。

8 李雨寰《新浪潮》
唱片公司:五四三音乐 发行时间:2006年07月25日 说起李雨寰,或者更多人记得的是,他参与制作的杨乃文、许茹芸、莫文蔚、陈绮贞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他一方面在为其他歌手担当制作人,另外一方面在自己个人的唱片挥洒出前卫、狂野、奔放的电子节奏气息。在李雨寰的全新专辑《新浪潮》中,除了他个人的独立制作外,还容纳了黄韵玲、陈珊妮、李嘉强等港台的音乐人的心血结晶。
开篇之作《Disco Forever 2006》,应该是纯电音作品中,最漂亮的一笔;Techno的风格,长达8分钟44秒的歌曲时间里面,采样拼贴空灵般的女声,如雨水般覆盖了作品中强劲的节奏,幻化出一种属于电子与“Disco”这个特有名字交织的妖媚、暧昧的色情。这是李雨寰在乐迷的眼中最为熟悉、也是最为期待的旋律,毕竟对上那张以此“Techno”为标题的专辑,已经事隔六年了。
2006年夏日里面,最为耀眼的一张独立唱片。它有着醉人的娇艳。

9 软硬天师《Long Time No See》
唱片公司:GoldLabel 发行时间:2006年7月21日 软硬天师其实就是林海峰(硬天师)和葛民辉(软天师)二人的组合,一硬一软的无厘头风格。最早的时候听他们的专辑《广播道fans杀人事件》,听完说听不懂粤语。不好听,只是觉得很有趣,于是送人。
Disco Beat虽然在今天已经不是什么新潮,其实软硬天师也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还去引领什么新潮了,东扯西拉的东西不正是他们要讲的?其实主题照样突显出来,好久不见,其间的故事在歌中也略有了解了。对于他们十年反目的情况,里面有好几首歌一正一反的说明,《係咩唔係喎》(不明白什么意思?)就像是是故意做一场戏给大家看,热闹的摇滚方式夹杂好多对吵的对白,真好象是两人翻脸。《好兄弟》就排开这些谣言,再次把友情放到面前。“有今生有来世,眼湿湿有鼻涕,爱黃金更爱兄弟”(我觉得语法有错误哦)这样现实却充满着感情的歌词,相信也是他们两人多面感悟后才能写得出来。

10 朱哲琴《七日谈》 唱片公司:创盟音乐 发行时间:2006年9月24日
在人们的印象中,朱哲琴的音乐情趣似乎离不开过何训田。但朱哲琴可不这么想。专辑制作人何训田说《七日谈》是一张关于觉悟的专辑。七日就是七个觉悟?这张关于“悟性”的专辑听来会让人产生些许压抑。朱哲琴的演唱也越来越素朴自然。
在此之前,我们想听什么样的音乐,唱片作坊就给我们加工出什么样的产品。但《七日谈》恰恰相反,这张唱片不会带给你听觉上的享受,显得冷若冰霜。《七日谈》也是近几年唱片市场价格最贵的CD。
盘点完以上的唱片,还有几张候补选唱片分别是窦唯《东游记》陈小霞《哈雷妈妈》 艾敬《艾在旅途》 刘以达《达与璐》. 听着姜昕2006年底限量发行2007张的EP唱片《从春到……秋》,竟然发现2006年很快就过去了。感慨光阴似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3 20:59:52编辑过]
|